雅酷SEO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65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雷丸图片及雷丸种类

[复制链接]

75

主题

0

好友

777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5-5-12 22:37
  • 签到天数: 12 天

    连续签到: 2 天

    [LV.3]偶尔看看II

    跳转到指定楼层
    楼主
    发表于 2015-3-11 12:45:36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            中药名】雷丸 leiwan
      【别名】竹苓、雷实、竹铃芝、木连子。
      【英文名】Omphalia。
      【来源】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.的菌核。
      【植物形态】通常为不规则的坚硬块状至球形或近卵形,直径0.8~2.5厘米,稀达4厘米;表面黑棕色,具细密纹理或细皱纹,内面为紧密交织的菌丝体。质地坚硬,断面蜡白色,半透明,具白色纹理,略带粘性。越冬后,由菌核发生子实体,子实体寿命很短,一般不易见到。
      【产地分布】多生于竹林中,竹根附近。分布于甘肃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
      【采收加工】秋季采挖,洗净,晒干。
      【药材性状】类球形或不规则团状,直径1~3厘米。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,有略隆起的网状细纹。质坚实,不易破裂,断面不平坦,白色或浅灰黄色,似粉状或颗粒状,常有黄棕色大理石样纹理。无臭,味微苦,嚼之有颗粒感,微带粘性,久嚼无渣。断面色褐呈角质样者,不可供药用。
      【性味归经】性寒,味微苦。归大肠经、胃经。
      【功效与作用】杀虫消积。属驱虫药。
      【临床应用】用量15~21克,不宜人煎剂,一般研粉服。一次5~7克,饭后用温开水调服,一日3次,连服3天。用治绦虫、钩虫、蛔虫病、虫积腹痛、小儿疳积。附方:胆道蛔虫症:雷丸3克,使君子、槟榔各9克,乌梅3个。后3味药水煎2次,分2次冲雷丸粉服,每日1剂。
      【主要成分】含蛋白酶雷丸素,为驱虫的有效成分。浸出液在体外实验中有驱绦虫作用,乙醇提取液对蛔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;煎剂有抗阴道滴虫的作用;雷丸素无论肌肉注射,还是腹腔注射,对小鼠肉瘤180均有抑制作用。
      【使用禁忌】雷丸对热不稳定,只宜研粉服,不可煎服。脾胃虚寒者慎服。
    来源:http://www.uchis.com/zhongyao/10941/ /
    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   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
    小说阅读网www.popup-fx.com
    明日天气www.mingritianqi.com
    考试作文www.kaoshizuowen.com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百度SEO教程|谷歌SEO学术|百度SEO谷歌|网站SEO优化|雅酷SEO论坛  

    GMT+8, 2025-4-30 19:28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    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    回顶部